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病历书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过程,还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以下是根据实际案例整理的一份中医病历书写范文,供学习和参考。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李华
性别:男
年龄:45岁
职业:教师
就诊日期:2023年10月15日
主诉
反复胃痛伴反酸2年余,加重3天。
现病史
患者自述两年来常感上腹部隐痛,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劳累或进食辛辣食物后症状加重。曾自行服用西药(具体药物名称不详)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复发。近三日因饮食不当,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性物质。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平素体健,吸烟20年,每日约20支;饮酒较少,偶尔少量饮用白酒。居住环境良好,无特殊嗜好。
家族史
父亲有冠心病史,母亲健在,家族中无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8℃ P:78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尚可,步入诊室。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血常规:WBC 6.5×10^9/L,N 0.65,L 0.35;
大便常规:未见异常。
中医辨证论治
患者以“胃痛”为主症,结合舌脉表现,辨证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剂
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 白芍15g 枳壳10g 香附10g
陈皮10g 川芎10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5枚
服法
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连服7日。
随访计划
嘱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一周后复诊,调整用药。
以上病历书写范例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希望每位中医师都能通过规范的病历书写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