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诗篇,由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创作。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原文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翻译: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啊,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当太岁在寅年正当孟春的时候,我在庚寅日出生。
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情状,于是赐予我美好的名字:
给我取名为正则,字为灵均。
《离骚》不仅是屈原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黑暗的批判。在这首诗中,屈原表达了自己忠君爱国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他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精神。他的诗句如泣如诉,感人至深,令人读来心潮澎湃。
《楚辞·离骚》的艺术成就极高,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的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璀璨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