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船长在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勇敢、无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船长在灾难中的行为及其体现的精神品质。
- 难点: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朗读、相关图片等)
-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 课文插图或视频片段(如“诺曼底号”沉没的场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关于海上遇险的故事?在遇到危险时,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责任”“勇气”等关键词。
2. 展示课题:
板书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并简单介绍故事背景:这是一篇描写轮船遭遇海难后,船长英勇指挥、保护乘客的感人故事。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
2. 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如“诺曼底”“失事”“混乱”“镇定”等。
3. 请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适当补充。
(三)精读理解(20分钟)
1. 分段讲解:
- 介绍“诺曼底号”的航行及突发事故。
- 描写混乱场面和船长的冷静应对。
- 第三段:讲述船长最后的抉择和牺牲。
2. 问题引导:
- 船长在事故发生后是如何做的?
- 他的哪些话和行动体现了他的优秀品质?
- 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名乘客,你会怎么做?
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船长为什么选择和船一起沉没?”并派代表发言。
(四)品读感悟(15分钟)
1. 朗读训练:
选取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进行有感情朗读,如船长命令乘客撤离、自己留在最后的部分。
2. 情感升华: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该像船长一样,勇于承担责任?”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 角色扮演: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拟船长、乘客、水手等不同身份的对话,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2. 联系现实:
讨论“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人像船长一样默默奉献、坚守岗位?”
(六)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强调船长的高贵品质。
2. 教师总结:
“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一个人的担当和勇气往往比力量更重要。我们要学习船长那种忠诚、勇敢、无私的精神。”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英雄》,写一个你敬佩的人物,并说明理由。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录音或向家长展示。
五、板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
——船长的勇敢与责任
事故突发 → 混乱中冷静指挥
镇定自若 → 保护乘客安全
最后抉择 → 与船共存亡
品质:勇敢、负责、无私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形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能力,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深度。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AI生成痕迹,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