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下荆门》李白全诗翻译及赏析】《秋下荆门》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与内心的孤寂情怀。这首诗以秋天的荆门为背景,描绘了萧瑟的秋景,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原文:
《秋下荆门》
秋下荆门岸,江声入客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古云霄一羽,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话翻译:
秋天来到荆门的岸边,江水的声音伴随着我登上客船。
山间的景色让鸟儿感到愉悦,清澈的潭水映照出我的心境。
千百年来,天空中只有一只飞鸟,但终有乘风破浪之时。
我要高高挂起风帆,驶向那浩瀚的大海。
诗歌赏析:
《秋下荆门》虽然在字数上不如李白的其他名篇如《将进酒》或《蜀道难》那样恢弘壮阔,但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秋江景图,同时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 “秋下荆门岸,江声入客舟”
首句点明季节与地点,“秋下”暗示时节已至深秋,万物凋零,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江声入客舟”则通过听觉描写,将人带入一个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旅程之中,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境。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两句写景抒情,山色秀丽,使鸟儿欢愉;潭水清澈,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宁静与超脱。山光与潭影,既是实景,也是心境的投射。
3. “万古云霄一羽,长风破浪会有时”
此句气势磅礴,借“一羽”象征渺小个体,却在“万古云霄”中展现其不屈的精神。“长风破浪”出自《行路难》,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仍不失信心,坚信终有扬帆远航、实现抱负的时刻。
4. “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尾一句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诗人豪迈不屈的志向。他愿乘风破浪,直抵远方,体现出李白一贯的浪漫主义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总结:
《秋下荆门》虽为一首短诗,但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它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豪情。
此诗虽非李白最著名的代表作,但在其诗风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