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惆怅(chóu)谦逊(xùn)契约(qì)
B. 粗犷(guǎng)颤抖(zhàn)倔强(jué)
C. 倾轧(yà)勉强(qiǎng)蜕变(tuì)
D. 恪守(kè)勒令(lè)脊梁(j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委曲求全相辅相成荒谬绝伦
B. 无精打采风和日丽事得其反
C. 金碧辉煌竭泽而渔世外桃源
D. 情不自禁革故鼎新一愁莫展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虽然__,但为人正直,做事有原则,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A. 不修边幅
B. 没有文化
C. 学识浅薄
D. 容貌平平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精神。
B. 他说:“我今天很累,不想去。”
C. 你去过北京吗?——我去过。
D.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它让我受益匪浅。
5. 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
D.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作品多以批判社会现实为主。
6.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7.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尖)
B. 今之众人(普通的人)
C. 木直中绳(合乎)
D. 其曲中规(符合)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B. 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品德也很优秀。
C.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比赛推迟。
D. 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C. 风吹草低见牛羊。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 下列关于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阅读时应注重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旨。
B. 分析人物形象时,应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C. 文章的结构安排不影响内容的理解。
D. 推敲关键词句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2.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3. 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4.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
5.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
6. 《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江面波光粼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劝学》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和网络。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几乎离不开电子设备。然而,这种便利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问题;过度依赖网络信息,使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更是让人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应当合理使用科技产品,让它们成为生活的助手,而不是主宰。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 文中提到的“问题”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让科技成为生活的助手”的理解。(6分)
四、作文(35分)
题目:学会感恩
要求:
1.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3.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4.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