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了教案】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2. 认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能力、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认识到“长大”的意义。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培养责任感和自主性。
二、活动准备:
- 幼儿成长照片(提前请家长提供)
- 成长记录册(教师提前制作)
- 彩色纸、画笔、贴纸等手工材料
- 音乐《我长大了》(可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简单的律动。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你有什么地方变不一样了?”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如:“我比以前高了”、“我会自己穿衣服了”、“我不怕黑了”等。
2. 情感体验(10分钟)
展示幼儿的成长照片,让孩子们观看并讲述自己的变化。可以分组进行,每组轮流分享一张照片,并说说当时的情景和现在的感受。
教师适时引导:“你觉得自己现在比以前更厉害了吗?为什么?”
3. 故事分享(10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我长大了”的小故事,内容可以是某个小朋友从胆小到勇敢、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成长的意义。
4. 手工活动(15分钟)
幼儿动手制作“我的成长手册”,每人一张大纸,用贴纸、绘画等方式记录自己最近的进步和变化。完成后可以让幼儿互相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我们学会了更多本领,也变得更懂事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做一个自信、独立的好孩子!”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把今天学到的内容告诉家人。
四、活动延伸:
- 在班级设置“成长角”,定期更新幼儿的成长照片和作品。
- 开展“我是小帮手”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组织“我来说说我”主题活动,让幼儿讲述自己最自豪的一件事。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发言,表现出对成长的认同和期待。今后可以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