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长安秋望》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以秋日长安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情怀的流露。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历来被奉为唐诗中的佳作。
原文: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天外,
烟笼寒水滨。
雁行分影落,
秋色满城人。
翻译:
高楼耸立在寒冷的天空之外,
薄雾笼罩着寒冷的江水边。
大雁成行,倒影落入水中,
秋意弥漫,满城皆是秋色。
赏析:
这首诗虽短,却层次分明,画面感极强。首句“楼倚霜天外”,以“楼”起笔,点明诗人所处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高远的视角。“霜天外”三字,既写出秋天的肃杀之气,又营造出一种空旷辽远的氛围。第二句“烟笼寒水滨”,进一步描绘环境:水边轻烟缭绕,寒气逼人,给人一种清冷幽静的感觉。
第三句“雁行分影落”,将目光从地面转向空中,大雁南飞,它们的倒影映在水面,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最后一句“秋色满城人”,则由景入情,点出诗人面对秋景时的感慨:秋意盎然,满城之人也仿佛被这萧瑟的季节所感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日风光的欣赏,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对时代的深沉思考。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情感,但通过景物的渲染,已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孤寂与感慨。
总结:
《长安秋望》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著称。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也体现了他们在盛世之下对人生、对家国命运的深刻思索。读罢此诗,仿佛置身于那秋风萧瑟的长安城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诗意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