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扣式轮扣式脚手架规格规范尺寸标准(1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作为重要的支撑结构,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其中,插扣式和轮扣式脚手架因其安装便捷、结构稳固、承载能力强等特点,在各类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一、基本定义
插扣式脚手架是一种通过插销连接立杆与横杆的搭设方式,具有拆装方便、重复利用率高等优势;轮扣式脚手架则是通过轮扣节点实现杆件之间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固,适用于高层建筑及大跨度施工场景。
二、主要构件规格
1. 立杆:通常采用Φ48×3.5mm的钢管,长度根据施工需求可选择2m、3m、6m等标准长度。
2. 横杆:一般为Φ48×3.5mm钢管,长度根据搭设要求确定,常见有0.9m、1.2m、1.5m等规格。
3. 斜撑杆:用于增强整体稳定性,通常为Φ48×3.5mm钢管,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定制。
4. 插销与轮扣节点:材质多为铸铁或钢制,确保连接牢固、不易松动。
三、搭设规范
1. 脚手架搭设前应进行基础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坚实,必要时设置垫板或地基加固。
2. 立杆间距一般控制在1.2m~1.5m之间,横杆步距宜为1.5m~1.8m。
3. 每层搭设完成后需进行检查,确保各连接部位紧固、无松动现象。
4. 高度超过24m的脚手架应设置连墙件,防止整体失稳。
四、安全使用要求
1. 严禁超载使用,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范围。
2. 定期检查脚手架各部件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大风、暴雨)应暂停使用并做好加固措施。
4.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流程,确保操作规范。
五、维护与管理
1. 建立脚手架使用台账,记录搭设时间、使用人员、检查情况等信息。
2. 对老旧或受损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因材料老化导致安全事故。
3. 拆除时应按照由上至下、先搭后拆的原则进行,严禁擅自改动结构。
六、总结
插扣式与轮扣式脚手架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选用和规范使用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搭设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