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劳务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为切实加强建筑行业劳务用工管理,规范施工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要求,结合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实际,制定本《中建劳务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中建集团所属各子公司、分公司及参与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单位,涵盖各类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装修工程等施工项目。通过实施劳务实名制管理,推动实现人员信息真实、过程可追溯、责任可落实的管理模式。
一、适用范围与管理对象
本细则所指的劳务实名制管理,是指对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劳务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登记、劳动合同签订、考勤记录、工资发放、技能培训等全过程管理。管理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 项目现场直接从事施工作业的农民工;
- 劳务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
- 临时用工人员;
- 其他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劳务人员。
二、管理原则
1. 依法合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真实有效:确保所有劳务人员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3. 全程监管:从人员进场到离场,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4. 信息化管理: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实时监控、智能分析。
三、实施内容与流程
1. 人员信息登记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籍贯、联系方式、岗位工种、所属单位等基本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
2. 劳动合同签订
劳务人员须与用工单位或劳务分包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薪酬标准、工作时间、安全责任等内容。
3. 考勤与出勤管理
采用人脸识别、指纹打卡、手机定位等方式进行日常考勤,确保出勤情况真实反映在管理系统中,作为工资结算依据。
4. 工资发放与支付
工资应按月足额发放至个人账户,严禁克扣、拖欠。工资发放记录需同步上传至实名制管理平台,接受相关部门监督。
5. 培训与教育
对新进场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技术交底和法律知识普及,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作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6. 动态更新与退出机制
对于离职、调岗或不再参与项目的人员,应及时更新系统信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
1. 各级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实名制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范围内劳务人员的日常管理与监督检查。
2. 对未按规定执行实名制管理、信息造假、工资拖欠等违规行为,将依照公司内部制度和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3. 对因管理不善导致安全事故或劳资纠纷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五、附则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中建集团人力资源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下属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低于本细则的基本要求。
通过全面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中建集团将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