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传文言文及翻译】王冕者,元末明初之儒者也。少贫,好学不倦,尝于佛寺中读书,夜则燃脂以继晷。其性至孝,母病,尝割股疗亲,乡里称其孝行。年十五,已能诗文,尤工画梅,人争宝之。
时有贵人欲延之为幕客,冕辞曰:“吾志在林泉,非仕途也。”遂隐于会稽山中,结庐而居,日与山水为伴,不问世事。其画梅,枝干虬曲,花蕊清丽,人谓之“墨梅”。尝自题其画曰:“我本江南一布衣,何须金印换心期。”
后人有赞曰:“王冕之志,淡泊明志;王冕之才,超然物外。虽处乱世,不改其志,真可谓高士也。”
译文:
王冕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位学者。他年少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常常在佛寺中读书,夜晚则点燃灯油继续学习。他的性格非常孝顺,母亲生病时,他曾割下自己的肉来为母亲治病,乡里人都称赞他的孝行。十五岁时,他已经能够作诗作文,尤其擅长画梅花,人们争相珍藏他的作品。
当时有富贵之人想请他做幕僚,王冕拒绝说:“我的志向在于山水之间,不在仕途之上。”于是隐居在会稽山中,建造茅屋居住,每天与山水相伴,不关心世俗之事。他画的梅花,枝干曲折有力,花朵清雅美丽,人们称之为“墨梅”。他曾为自己画作题诗道:“我本江南一布衣,何须金印换心期。”
后人称赞他说:“王冕的志向,淡泊明志;王冕的才华,超然脱俗。即使身处乱世,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真是一位高洁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