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我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科学态度和卓越才能。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詹天佑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素材。
本课属于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内容,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不仅能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勇于探索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科学态度。
-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感受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如京张铁路的历史影像)。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詹天佑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京张铁路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条铁路是谁修建的吗?”
2. 引出课题《詹天佑》,介绍詹天佑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带领学生认读并讲解重点词语。
3. 提问: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的哪些事迹?他为什么能成功修建京张铁路?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分钟)
1. 分段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詹天佑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的关键语句。
- 如:“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勘测线路。”
- “他常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2. 小组讨论:
- 詹天佑面对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 你从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什么?
3.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总结詹天佑的人物形象:爱国、严谨、勇敢、智慧。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播放关于詹天佑的纪录片片段或相关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2. 开展“我心中的英雄”话题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心中敬佩的人物及原因。
3.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詹天佑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强调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詹天佑》。
- 收集更多关于詹天佑的资料,制作一张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
《詹天佑》
——爱国、严谨、勇敢、智慧
修筑京张铁路
面对困难:地形复杂、技术落后
克服方法:亲自勘测、严格要求、创新设计
精神品质:爱国、敬业、求实、创新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詹天佑的内心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