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机制,探讨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功能与代谢变化。它不仅是理解疾病本质的重要工具,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生理学术语及其解释:
1. 水肿(Edema)
水肿是指由于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异常积聚所引起的肿胀现象。常见于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或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情况。其发生机制通常与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
2. 缺氧(Hypoxia)
缺氧是指组织或细胞因供氧不足而出现的代谢障碍。根据缺氧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等类型。缺氧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引发器官功能衰竭。
3. 炎症(Inflammation)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因子(如病原体、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的一种防御反应。其典型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过程中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白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参与,具有清除有害物质和修复组织的作用。
4. 休克(Shock)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障碍状态,表现为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最终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类型。
5. 应激(Stress)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这种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有助于机体应对各种挑战。但长期或过度的应激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6. 酸碱平衡失调(Acid-Base Disturbance)
酸碱平衡失调是指体内酸碱度失衡,常见类型包括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此类失调可能影响酶活性和细胞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7. 细胞凋亡(Apoptosis)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具有高度的调控性和选择性。它是维持机体稳态、清除受损细胞的重要机制。异常的凋亡过程可能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8. 肿瘤(Tumor)
肿瘤是指机体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并形成的新生物。根据其性质,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转移能力,是癌症的主要表现形式。
9.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不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这是防止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当免疫耐受被破坏时,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10.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自由基生成过多或抗氧化系统功能减弱,导致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的状态。它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可以更深入地掌握病理生理学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临床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