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医人,自媒阅读附答案】《昔有医人,自媒》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古代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故事讲述了一位医生自我吹嘘、炫耀自己的医术,最终因虚荣而遭到失败。这则寓言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追逐,也揭示了“自媒”行为背后的荒谬与危害。
原文如下:
> 昔有医人,自媒其能,曰:“吾能治百病。”人问之,曰:“吾能愈人之疾,不使死。”于是人信之,遂以重金聘之。医者至,见病人,诊脉,谓曰:“此病可愈。”乃投药,数日未愈。人怒曰:“汝言能愈,今反不愈,何也?”医者曰:“吾能愈者,非此病也。”人曰:“汝何以知之?”曰:“吾能愈人之病,而不愈人之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一位医生,自己夸耀自己的医术高明,说:“我能治好所有疾病。”有人问他:“你怎么知道你能治好呢?”他说:“我能让病人不死。”于是人们相信他,用重金聘请他。医生来到后,为病人诊断,说:“这个病可以治好。”于是给他服药,但几天后病人并未痊愈。人们生气地说:“你说能治好,现在反而没好,这是为什么?”医生回答:“我能治好的,不是这种病。”人们又问:“你怎么知道?”他说:“我能治好人的病,但不能治好人的命。”
从这则寓言中可以看出,这位医生的“自媒”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吹嘘,他并没有真正的能力,却夸大其词,误导他人。结果,当现实与他的承诺不符时,便用“命”的说法来推卸责任,显得极其虚伪和不负责任。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一味追求名声和利益,更不能为了迎合他人而夸大事实。真正的本领不是靠吹嘘得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起来的。
此外,“自媒”一词在现代语境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喜欢自我宣传、爱出风头的人。虽然适度的自我介绍和展示是必要的,但过度的“自媒”往往让人反感,甚至引发信任危机。
综上所述,《昔有医人,自媒》不仅是一个关于医生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诚信与责任的寓言。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轻信浮夸之辞,同时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而非依赖于表面的宣传与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