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项脊轩志文言文和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项脊轩志文言文和翻译,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08:09:56

项脊轩志文言文和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朴实的语言记述了作者对旧居“项脊轩”的回忆与情感寄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全文情感真挚,语言细腻,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久之,become 然。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仅百步,去今四十岁,余不能识也。然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余闻之,长号不自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矣。”

后五年,余归院,见老妪,问其姓氏,曰:“妪,先大母婢也。”余泣曰:“呜呼!此吾祖母也,吾母与汝同乳也。”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余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余泣曰:“然。”

余居于此,盖二十年矣。而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白话翻译:

项脊轩,原本是南边的一个小阁子。房间只有方圆一丈,只能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一座上百年的老房子,墙壁上的泥土不断渗漏,雨水从屋顶往下流。每次移动书桌,环顾四周都没有可以放置的地方。屋子朝北,阳光照不进来,过了中午就昏暗了。我稍微修理了一下,让屋顶不再漏水。前面开了四扇窗户,周围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的阳光,阳光反射回来,房间才变得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种上了兰花、桂花、竹子等植物,时间久了,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幽静的环境。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很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很多令人悲伤的事情。起初,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体的。等到叔伯们分家,家里就多了许多小门和矮墙,到处都是。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客人穿过厨房去吃饭,鸡就在厅堂里栖息。庭院最初只是用篱笆围起,后来又变成了墙,总共改变得两次。

家里有一位老妇人,曾经住在这里。她是我的祖母的婢女,养育了两代人,我的母亲对她非常优待。她住的地方离我现在住的地方不过百步远,但已经过去四十年了,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她常常对我说:“那个地方,你的母亲就站在这里。”她还说:“你姐姐是在我怀里哭着出生的。”我听了之后,忍不住大声哭泣。

我从小就在这个轩子里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看到你的身影了,怎么整天默默地坐在这里,像个女孩子一样?”她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这么多年没有成效,现在你能有所成就,就可以期待了。”

五年后,我回到家中,见到这位老妇人,问她的名字,她说:“我是你祖母的婢女。”我哭了,说:“啊!这就是我的祖母,我母亲和你一起哺育过我。”

我写下这篇志文之后,又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经常来到这个轩子里,跟我谈论古代的事情,或者靠着桌子学习写字。老妇人常常对我说:“那个地方,你的母亲就站在这里。”我听了,又哭了。

我在这间房子里住了二十多年,如今这棵树已经高大茂盛,像伞一样遮住了天空。

三、赏析:

《项脊轩志》虽然篇幅不长,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故园、亲人和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文章通过描写项脊轩的变迁、家庭的分裂、亲人的离去,展现了人生无常与情感的复杂。归有光善于以小见大,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刻画,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感染力。

结语:

《项脊轩志》不仅是一篇记叙文,更是一首抒情诗。它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家园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读此文,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哀愁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