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严蕊《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严蕊《如梦令》原文及赏析,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4:12:58

严蕊《如梦令》原文及赏析】在宋代词坛中,女性词人虽不多见,但她们的作品却往往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其中,严蕊便是南宋时期一位颇具才情的女词人。她不仅以才艺闻名,更因一首《如梦令》而被后世传颂。本文将带您走进严蕊的《如梦令》,品味其词作中的情感与艺术魅力。

一、原文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溪畔。

二、词作背景

严蕊,字幼芳,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才女,原为歌伎,因才华出众而名动一时。她不仅精通音律,还擅长诗词,尤其以《如梦令》一词最为著名。此词据传写于她被贬途中,借花喻人,抒发了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对命运的感慨。

三、词句解析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这两句看似简单,实则匠心独运。作者先以“梨花”、“杏花”作比,却又否定它们,引出下文对花色的进一步描绘。这种“似是而非”的手法,既增加了词的悬念感,也暗示了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这里描绘的是花的颜色:洁白与绯红交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而“东风情味”则点明了季节,也暗含着春日的柔情与美好。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溪畔。”

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通过“曾记”两次重复,表达了深切的回忆之情。“武陵溪畔”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之地。此处借景抒情,寄托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由的向往。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新颖,构思巧妙

严蕊以“梨花”、“杏花”起兴,却不直接描写,而是用“不是”来引发读者的想象,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

2.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词仅九句,语言质朴却富有韵味,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出严蕊高超的艺术造诣。

3. 借景抒情,含蓄婉转

词中虽未直述心事,但通过对花的描写,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刻。

五、结语

严蕊的《如梦令》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沉思。这首词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其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历史的长河中,严蕊虽未能留下太多作品,但她以一首《如梦令》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的词,像一朵盛开在春风里的花,虽短暂却绚烂,令人难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