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古诗《夜书所见》】在中华古典诗词的浩瀚星河中,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虽不似李白、杜甫那样声名显赫,却以其细腻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在众多诗作中独树一帜。这首诗以夜深人静时的所见所感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全诗如下: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的开头“萧萧梧叶送寒声”,描绘的是秋夜中风吹落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接着“江上秋风动客情”,点明了诗人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后两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则是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家乡的温馨画面。在异乡的夜晚,听到远处传来孩童玩闹的声音,看到那微弱的灯光,更让他想起故乡的亲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哀愁与温暖。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它不仅展现了叶绍翁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古代游子普遍的心境——在异乡漂泊时,对家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挑促织”这一细节,更是巧妙地将生活气息融入诗意之中,使读者在感受诗情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生活的温度。
《夜书所见》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叶绍翁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无数游子心声的写照。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读一读这样的古诗,或许能让我们在喧嚣中找到一丝宁静,在浮躁中回归内心的柔软。
叶绍翁的这首诗,如同一颗明珠,静静地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