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读后感】在读完贾平凹的《丑石》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思考。它以一块被人们视为无用、丑陋的石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价值、认知与命运的故事。
文章开篇描绘了一块被埋在土里的石头,外表粗糙、颜色暗淡,甚至被村民当作“废物”丢弃。然而,正是这块“丑石”,后来被一位学者发现,原来它是陨石,是来自宇宙的珍贵礼物。这一转折让人恍然大悟:世间万物,往往并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以貌取人,以表象判断事物的价值。那些不被理解的人、不被重视的事,也许正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光芒。就像那块“丑石”,它并不因为被忽视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反而在关键时刻证明了自己的独特价值。
贾平凹通过这篇短文,表达了对人性偏见的反思。他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事物,也不要轻易贬低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去验证,需要智慧去发现。
同时,这篇文章也带有一种淡淡的悲凉。那块石头曾被嘲笑、被遗弃,但它始终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直到被真正懂得它的人发现。这种命运的安排,让人不禁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是否也曾像这块石头一样,被误解、被冷落?而当我们终于被看见时,是否还能保持那份宁静与坚韧?
《丑石》不仅仅是一篇散文,更是一种生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在这个充满偏见与速食文化的今天,这样的思想显得尤为珍贵。
读完这篇文章,我更加明白: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的光鲜亮丽,而在于内在的深沉与价值。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能发现“丑石”的人,在平凡中看到非凡,在沉默中听见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