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和赏析】《白杨礼赞》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于194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表达了对北方农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在抗战中的坚强意志。本文以“白杨礼赞”为题,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
一、课文原文(节选)
白杨树是极常见的一种树,它并不高大,也不秀丽,但它却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它笔直地生长在黄土高原上,不管风霜雨雪,都挺立着,像一个坚强的战士。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中国人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课文与赏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茅盾(原名沈德鸿) |
写作时间 | 1941年 |
文体 | 散文 |
主题思想 | 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对北方农民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
写作背景 | 抗战时期,作者希望通过白杨树象征民族的坚韧与希望 |
艺术特色 | 1. 托物言志:借白杨树象征人民的品质; 2. 比喻生动:将白杨比作战士、英雄; 3. 语言简练有力,富有感染力 |
象征意义 | 白杨象征北方农民、中华民族的坚强、质朴与奋斗精神 |
三、赏析要点
1. 托物言志的手法
文章并未直接写人,而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引申出对人民精神的歌颂。这种手法使文章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2. 语言简洁有力
茅盾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极具力量感。如“它笔直地生长在黄土高原上,不管风霜雨雪,都挺立着”,寥寥数语便展现出白杨的坚韧形象。
3. 情感真挚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并非浮于表面,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敬意,体现出他对人民和民族精神的深切认同。
四、结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充满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优秀散文。它不仅赞美了白杨树的坚韧品格,更借此歌颂了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所展现出的坚强意志。文章结构清晰,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
以上就是【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和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