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衔环的意思是什么】“结草衔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感恩图报、知恩必报的行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两个典故,分别来自《左传》和《战国策》,用来比喻对恩情的深刻铭记和回报。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结草 | 指将草扎成绳索,象征以微薄之力回报恩情 |
衔环 | 指口中含着玉环,表示对恩人的敬重与感激 |
整体含义是:即使能力有限,也要尽心尽力地回报别人的恩情。
二、出处与典故
1. 结草之典(《左传·宣公十五年》)
故事讲的是晋国大夫魏武子临终前嘱咐其儿子,在他死后要将他的妾室改嫁,而不是让她殉葬。后来魏武子的儿子没有听从父亲的遗言,把妾室陪葬了。不久,魏武子的魂魄在梦中告诉一个叫杜原款的人:“我因你曾对我有恩,所以为你报仇。”后来杜原款在战场上遇到敌人,突然有一只老牛冲出来帮他击退敌人,杜原款才知道这是魏武子的魂灵在报恩。
这个故事后来被简化为“结草”,表示以微小之力报答恩情。
2. 衔环之典(《战国策·齐策四》)
齐国有个叫王孙贾的人,他的母亲对他非常慈爱。有一次王孙贾外出,母亲在家门口等待,结果被一只狗咬伤。王孙贾回来后非常愤怒,准备杀狗,但母亲劝阻他说:“不要伤害它,它不是故意的。”后来王孙贾的母亲去世,他在安葬母亲时,用玉环放在她的嘴里,表示她生前最爱玉,死后也应带着它。这象征着对母亲的深情与感恩。
这个故事被称为“衔环”,表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回报。
三、成语用法
- 感情色彩:褒义词
- 适用对象:用于表达对他人恩情的感激与回报
- 常见搭配:如“他虽出身贫寒,却不忘结草衔环之恩”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结草衔环 |
出处 | 《左传》《战国策》 |
典故 | 结草(魏武子)、衔环(王孙贾) |
含义 | 感恩图报,知恩必报 |
用法 | 褒义,用于表达对恩情的回报 |
适用场景 | 表达对长辈、恩人或帮助者的感激之情 |
五、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结草衔环”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它提醒我们:做人要有感恩之心,无论身处何境,都应铭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回报。
通过传承这样的精神,我们可以构建更加和谐、温暖的社会关系。
以上就是【结草衔环的意思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