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原文及翻译】“四知”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是东汉名臣杨震的典故,讲述他拒绝贿赂、坚守清廉的故事。这段文字不仅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高尚品德,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四知”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
“四知”指的是杨震面对贿赂时所提出的四个“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四个“知”表达了他对道德操守的坚持,同时也警示世人: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正直。
故事背景是杨震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有人暗中送金子给他,希望他能帮忙谋取官职。杨震坚决拒绝,并说出“四知”的话,表现出他不为金钱所动、廉洁自律的品格。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 原文 | 昔有黄叔度者,其德行高洁,人莫能及。尝为荆州刺史,有夜怀金十斤以遗之,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遂却之。 | 从前有一位叫黄叔度的人,他的德行高尚纯洁,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曾担任荆州刺史,有人在夜里带着十斤黄金来赠送给他,说:“晚上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于是拒绝了这份礼物。 | 
| 出处 | 《后汉书·杨震传》 |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正史,由南朝宋范晔撰写。 | 
| 核心思想 | “四知” | 强调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要坚守道德底线,做到“慎独”。 | 
三、意义与启示
“四知”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引导。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廉洁不是为了别人看,而是出于内心的坚定信念。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权力与利益面前,更需要保持清醒和自律。
四、结语
“四知”作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廉洁自律的经典典故,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风骨,也为今人提供了深刻的道德启示。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诱惑与挑战,“四知”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以上就是【四知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