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常常记得那座溪边的小亭,在傍晚时分被夕阳染得通红。那时我沉醉其中,忘记了回家的路。玩到尽兴才驾船返回,却不小心驶入了荷花丛中。我奋力划桨想要离开,却惊动了一群栖息在岸边的鸥鹭,它们纷纷飞起,打破了宁静的水面。
赏析:
这首词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词人年轻时的一次游玩经历。开头两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既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氛围。这里“沉醉”不仅指酒醉,更包含了对美景的陶醉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接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进一步描述了词人如何因为玩得太尽兴而错过了正确的归途,并意外地进入到了一片荷花茂密的地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最后这几句则表现出了动作上的急切与慌乱,同时也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活泼灵动的气息。
李清照以其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瞬间即逝的美好,并将其永恒地定格在文字之中。这种对于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使得《如梦令》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词风中婉约派的特点——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体验,善于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胸臆。
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小令,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开朗、热爱自然的少女形象,同时也传递出了关于青春记忆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