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温庭筠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掌握《菩萨蛮》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及艺术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菩萨蛮》的思想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分析词作的艺术特点,如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介绍温庭筠: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辞藻华丽,被誉为“花间派”鼻祖之一。其作品多描绘闺情离愁,风格绮丽婉约。
2. 背景简介:《菩萨蛮》是温庭筠的一首经典词作,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 听录音范读: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词作的韵律美。
3. 再次齐读: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加深印象。
(三)深入探究
1. 分析词句
- “小山重叠金明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鬓云欲度香腮雪”,这句描写有何特点?
-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2. 讨论交流
- 小组合作探讨上述问题,并推选代表发言。
- 全班分享观点,教师适时点拨。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全文:通过对《菩萨蛮》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温庭筠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改写其中几句。
四、板书设计
温庭筠《菩萨蛮》
思想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从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但在个别细节的理解上仍需加强指导。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