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迁以其卓越的文笔和深刻的洞察力著就了《史记》,其中《贾生列传》便是其中一篇经典之作。本文将呈现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以期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
原文: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召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翻译: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因能够背诵诗歌和撰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的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华出众,便召他到府中任职,并对他非常喜爱。汉文帝即位之初,得知河南郡守吴公治理地方政绩卓著,且与李斯是同乡,还曾经向他学习过,因此召吴公入朝任廷尉。廷尉便推荐说:“贾谊年纪轻轻,却已通晓诸子百家的学问。”汉文帝于是召贾谊为博士。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年纪最轻。每次朝廷颁布诏令进行讨论时,年长的老臣们往往无法回答,而贾谊则能一一应对,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从此,博士们都认为贾谊才能非凡,自愧不如。汉文帝也非常欣赏贾谊,提拔速度极快,一年之内就升任为太中大夫。
以上即是《贾生列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读者通过这些文字,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智慧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