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诗歌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唐诗到宋词,每一首作品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智慧。今天,我们将一同赏析杜甫的两首经典之作——《春望》和《月夜忆舍弟》,并通过一系列阅读练习加深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联通过对比“国破”与“山河在”,凸显了战乱带来的巨大破坏;颔联则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哀愁;颈联描述了战争持续时间之久及家书的珍贵;尾联则刻画了诗人因忧愁而日渐消瘦的形象。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诗同样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诗人对兄弟离散的悲痛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戍鼓断人行”描绘出战时的寂静氛围,“边秋一雁声”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之感;中间两联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家乡月亮的独特意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无法得知亲人消息的无奈与痛苦。
阅读练习
1. 请结合背景知识分析《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含义。
2. 在《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这两首诗都反映了杜甫对于战争的态度,请简要概括其共同点。
4. 如果让你为这两首诗配一幅画,你会选择怎样的场景?为什么?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相信你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两首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魅力。希望这些练习能帮助你在文学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