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电梯小卫士》】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引导幼儿在乘坐电梯时遵守基本规则,避免发生危险。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责任感,激发他们成为“电梯小卫士”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有关电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小型电梯模型或手绘电梯示意图。
3. 情景卡片:如“电梯门关了”、“有人按错楼层”等。
4. 幼儿服装(可选择角色扮演用的“小卫士”帽子或胸牌)。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坐过电梯吗?电梯是怎么工作的?”
展示电梯图片或视频,简单介绍电梯的组成部分:按钮、门、轿厢、安全装置等。
2. 情景讨论(10分钟)
教师出示情景卡片,如“电梯门快关了,小朋友要怎么办?”“电梯里有大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3. 角色扮演(15分钟)
幼儿戴上“小卫士”头饰,扮演电梯里的“安全监督员”。
教师设置简单的场景,如“电梯故障”、“有人不按按钮”等,让幼儿模拟如何应对,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4. 安全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自编的安全儿歌,如:
“电梯门开要站稳,按好楼层别乱碰,
不要挤,不要跳,安全乘坐真重要。”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电梯安全知识,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电梯小卫士”的责任。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电梯的使用情况,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小朋友。
四、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置“电梯小卫士”角,展示幼儿绘制的电梯安全图。
2. 开展“我来当小卫士”活动,让幼儿轮流担任“电梯安全监督员”,在实际情境中实践所学内容。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和角色扮演为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讨论,幼儿对电梯安全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