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馅饼里包了一块天】一、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通过阅读绘本《馅饼里包了一块天》,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想象力。
2.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尝试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思考“如果我有一块天,我会怎么做?”
4. 培养倾听习惯: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安静倾听,尊重他人发言。
二、活动准备:
- 绘本《馅饼里包了一块天》(或教师自制图文故事)
- 馅饼图片或实物模型(可选)
- 简单的绘画材料(彩笔、画纸等)
- 背景音乐(轻柔的钢琴曲)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馅饼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馅饼吗?馅饼里面会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喜欢的馅饼口味。
接着引出故事:“今天我们要讲一个特别的馅饼故事,这个馅饼里包了一块‘天’,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绘本《馅饼里包了一块天》的故事,注意语速适中,配合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如:“你觉得馅饼里怎么会有天呢?”“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3. 分组讨论(8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你认为“馅饼里包了一块天”是什么意思?
- 如果你有一块天,你想把它放在哪里?
- 你会用这块天做些什么?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记录下一些有创意的回答。
4. 创意表达(10分钟)
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我心中的天”。
教师提供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天”,可以是天空、云朵、星星,也可以是其他富有想象力的内容。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
邀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画作。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区域角设置“我的天”绘画区,供幼儿继续创作。
- 开展“我有一个神奇的礼物”主题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最想拥有的神奇物品。
- 结合科学活动,了解“天”的概念,如天空、天气等。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绘本为载体,结合语言表达与艺术创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后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主题,如“如果我能飞”、“如果我有一片森林”等,继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备注: 此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句式,确保符合教学实际与幼儿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