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医院医用气体故障应急预案】为确保医院在医用气体系统发生突发故障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2019年医院医用气体故障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医用气体故障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医院对医用气体系统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因气体供应中断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良影响。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医用气体供应的场所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氧气、负压吸引、笑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输送与使用环节。适用于因设备故障、管道泄漏、电源中断、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医用气体供应异常情况。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 应急领导小组
由医院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医务科、设备科、后勤保障部、护理部、院感科等相关负责人。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工作,制定应急决策。
2. 技术保障组
由设备科、工程部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气体系统故障的排查、抢修及恢复运行工作。
3. 医疗支持组
由医务科、护理部人员组成,负责患者病情评估、紧急救治及气体替代方案的实施。
4. 信息联络组
负责应急期间的信息收集、通报及对外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四、应急响应流程
1. 事件报告
一旦发现医用气体供应异常,相关人员应立即向总值班或设备科报告,并详细说明故障现象、位置及可能影响范围。
2. 启动预案
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各相关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3. 现场处置
技术保障组迅速赶赴现场,查明故障原因,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如关闭阀门、切换备用系统等。
4. 患者保障
医疗支持组根据患者病情,优先保障危重病人用气需求,必要时启用应急气瓶、便携式供氧设备等替代方案。
5. 信息通报
信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同时向相关科室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医护人员做好应对准备。
6. 事后处理
故障排除后,相关部门需进行系统检查和维护,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储备
医院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气瓶、便携式供氧装置、压力表、检测仪器等关键物资,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六、培训与演练
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医用气体系统故障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应急意识和实战能力。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气体应急处理技能。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科室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医院将全面提升医用气体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医疗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