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晨午检制度规章制度】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确保每一位在园儿童都能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幼儿园晨午检制度规章制度》。
一、制度目的
晨午检是幼儿园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每日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有效防范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维护全园师生的身心健康。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园所有在园幼儿,包括全日制、半日制及临时入园的儿童。所有教师、保育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均需按照本制度执行晨午检工作。
三、检查时间与方式
1. 晨检:每天早上入园时进行,由保健老师或指定人员负责。
2. 午检:每天中午休息后进行,由班级教师或保育员负责。
检查方式以观察、询问、测量体温等方式为主,必要时可配合简单体格检查。
四、检查内容
1. 观察幼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是否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异常表现;
2. 检查口腔、皮肤、眼睛等部位是否有红肿、皮疹、溃疡等异常;
3. 询问幼儿是否有不适症状,如腹泻、呕吐、头痛等;
4. 测量体温,确认是否正常(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5℃);
5. 检查幼儿是否携带病原体,如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迹象。
五、异常情况处理
1. 发现幼儿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建议及时就医;
2. 对疑似传染病患儿,应安排单独隔离,并第一时间上报园领导及当地疾控部门;
3. 对于确诊患病的幼儿,应按相关规定暂停入园,待痊愈后凭医院证明方可返园;
4. 教师应做好记录,并持续关注患病幼儿的恢复情况。
六、责任分工
1. 保健老师负责晨检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监督各班午检落实情况;
2. 各班教师负责本班幼儿的午检工作,确保检查到位;
3. 园长负责制度的监督与执行,定期检查晨午检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记录与存档
每次晨午检应详细记录,包括幼儿姓名、检查时间、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等。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随时查阅和追溯。
八、宣传教育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职工和家长对晨午检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九、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幼儿园保健室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班级应严格遵守,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结语:
晨午检不仅是幼儿园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更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防线。只有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才能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