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中班社会《哥哥姐姐来做客》教案与反思.doc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班社会《哥哥姐姐来做客》教案与反思.doc,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06:00:25

中班社会《哥哥姐姐来做客》教案与反思.doc】一、活动名称:

《哥哥姐姐来做客》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哥哥姐姐是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激发他们对大班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和交往能力,学会主动打招呼、问好。

3. 引导幼儿感受与不同年龄段同伴互动的乐趣,增强集体归属感。

三、活动准备:

1. 提前与大班教师沟通,邀请几位大班幼儿来中班做客。

2. 准备一些小礼物或贴纸作为互动奖励。

3. 教室布置温馨,营造欢迎氛围。

4. 幼儿已具备基本的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言引导幼儿:“今天,我们中班迎来了一群特别的朋友,他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呢?”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即将到来的“客人”。

2. 接受“客人”(10分钟)

大班幼儿进入教室,教师带领中班幼儿鼓掌欢迎。

鼓励中班幼儿主动向哥哥姐姐问好,并请他们坐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哥哥姐姐的穿着、表情,帮助幼儿建立初步印象。

3. 互动游戏(15分钟)

开展“我来介绍自己”的小游戏:

- 教师先示范:“我是XX老师,我喜欢画画。”

- 邀请中班幼儿轮流介绍自己,同时请大班幼儿也简单介绍自己。

- 游戏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并给予积极反馈。

4. 分享与交流(10分钟)

组织幼儿围坐成一圈,分享自己的爱好、喜欢的游戏等。

大班幼儿可以讲述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如学习新本领、参加活动等,激发中班幼儿对未来的期待。

5. 结束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礼貌表现,并鼓励他们以后多和哥哥姐姐交流。

发放小礼物或贴纸作为纪念,结束活动。

五、活动反思:

本次《哥哥姐姐来做客》活动整体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大班幼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比自己年长的小朋友相处,还对大班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初次面对陌生的大班小朋友时显得有些害羞,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今后可以提前进行一些铺垫,比如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对大班生活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减少紧张情绪。

此外,在互动环节中,个别幼儿表达不够自信,教师应更多地给予机会让他们发言,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考虑在后续活动中增加更多合作类游戏,促进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总之,本次活动为中班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也为他们未来进入大班打下了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设计类似的社会性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