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高中原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阶,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西峰,乃所经之道也。道中山迷雾,或得或失,行至半山,忽见云气如海,山势若隐若现,若仙若幻。余心甚喜,遂不辞劳苦,继续前行。
及至南天门,始见日出。其时天色微明,群峰如黛,云海翻腾,霞光万丈,映照山巅,美不胜收。余立于石阶之上,俯瞰群山,心旷神怡,顿觉天地辽阔,人世渺小。
登山之途,虽险峻难行,然其所见之景,实为人间罕有。古人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言诚不虚也。
余尝闻泰山为五岳之首,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其山势雄伟,古迹众多,文人墨客,多有题咏。今余亲临其境,方知其名不虚传。
登泰山之行,虽历时数日,然所感所悟,足以铭刻于心。吾辈读书求学,亦当如登山一般,步步为营,锲而不舍,方能登高望远,见天地之广阔。
——《登泰山记》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