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安全优质课教案】一、活动名称:
《我会保护自己》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
2.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自身安全的关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 安全教育相关的图片或动画视频(如: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交通安全等)
- 一些安全标志卡片
- 教师自编的小故事或情景剧道具
- 幼儿操作材料(如:贴纸、画纸、彩笔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害怕的事情?当时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出“保护自己”的主题。
2.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计几个生活中的小场景,如:
-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怎么办?”
- “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应该怎么做?”
- “如果被小朋友欺负了,该怎样解决?”
请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的做法。
3. 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结合图片或动画视频,讲解几种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
- 不跟陌生人走
- 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
- 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
-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
4.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安全小卫士”游戏,教师出示各种安全标志卡片,请幼儿识别并说出其含义。例如:禁止吸烟、小心触电、紧急出口等。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并鼓励他们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提醒家人注意安全。同时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幼儿画一幅“我最想保护的人”,并讲述他们的想法。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生活案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温馨提示:
安全教育应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教师应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注重趣味性与实用性,旨在提升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