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唐杜甫全文注释】《寒食》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虽短,却蕴含深意,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逐句解析及整体赏析。
原文:
寒食
(唐)杜甫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一、字词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日,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 春城:指春天的长安城,唐代都城。
- 飞花:飘落的花瓣,象征春天的繁华。
- 御柳:皇帝御花园中的柳树,借指皇家园林。
- 汉宫:这里泛指唐代皇宫,因汉唐同为盛世王朝,常以“汉”代称。
- 传蜡烛:古代寒食节有赐火的习俗,皇帝在这一天会向大臣赐予新火,象征恩宠。
- 五侯:原指汉成帝时封的五个舅舅,后泛指权贵之家,此处指朝廷中受宠的权臣。
二、诗句解析:
1.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一句描绘了长安城在春日里繁花似锦的景象,处处都有花瓣飘舞,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然而,“无处不飞花”也暗含一种漂泊无定、转瞬即逝的意味,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2. “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当天,春风拂过御花园中的柳树,柳条随风摇曳,呈现出一种柔美而略带哀愁的意境。这里的“东风”不仅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皇恩浩荡,但“御柳斜”则隐含着一种无奈和感伤。
3. “日暮汉宫传蜡烛”
太阳西沉,皇宫中开始传递蜡烛,这是寒食节的传统仪式之一。这一场景既表现了宫廷的庄严与奢华,也暗示了权力的集中与特权的享受。
4. “轻烟散入五侯家”
蜡烛点燃后,轻烟缓缓飘散,最终进入权贵之家。这句诗表面写景,实则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皇恩只惠及少数人,普通百姓难以享受到同样的荣耀。
三、整体赏析:
这首诗看似描写寒食节的景象,实则借景抒情,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权贵阶层的不满。诗中通过“飞花”、“御柳”等意象渲染出春日的美丽,却又在结尾点出“轻烟散入五侯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
杜甫作为“诗史”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寒食》虽篇幅短小,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他“诗圣”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四、结语:
《寒食》是杜甫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更流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