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原文及翻译】《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字用晦,号柏庐)所著的一部家庭教育经典。这部作品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了为人处世、持家立身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至今仍对现代家庭和个人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原文节选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 处世无私仇,教子有义方。
>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二、翻译与解读
1.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每天早上起床后,要打扫庭院和房间,保持屋内外的干净整洁。
——强调勤劳与整洁的重要性。
2.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夜晚应按时休息,关门闭户时要亲自检查确认。
——体现责任意识与安全防范。
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每一餐饭都要想到它的来之不易。
——倡导珍惜食物、感恩生活。
4.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即使是一根丝、一线,也要想到资源的珍贵。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5.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应该在下雨前修补房屋,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挖井。
——强调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6.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自己的生活要节俭,待客时不要过分铺张。
——倡导简朴生活,避免奢侈。
7.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器具只要质地好、干净,即使是陶罐也胜过金银器皿。
——重视实用与清洁,而非奢华。
8.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饮食要简单但精致,蔬菜胜过山珍海味。
——强调健康饮食,注重营养。
9.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不要贪图不义之财,也不要饮酒过量。
——警示贪婪与酗酒的危害。
10.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看到有钱人就献媚讨好的人,是最可耻的。
——批评阿谀奉承的不良风气。
11.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遇到穷人却表现出傲慢态度的人,最为卑贱。
——强调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12.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家中应避免争执和诉讼,因为争斗终将带来不幸。
——提倡和睦相处,避免矛盾激化。
13.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为人处世要少说话,话多容易出错。
——提醒谨言慎行,避免口舌是非。
14.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
——强调积小善成大德,防微杜渐。
15.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别人有缺点,要加以包容或掩盖;别人有优点,要赞扬鼓励。
——提倡宽容与正向激励。
16. 处世无私仇,教子有义方。
为人处世要公正无私,教育子女要有正当的方法。
——强调公平与教育之道。
17.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不要损害他人来谋取私利,不要嫉妒有才华的人。
——提倡善良与谦逊。
18.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看到美色而动邪念,将来会祸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警示欲望的危害。
19.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心怀怨恨却暗中加害别人,最终会祸及子孙后代。
——强调正直做人,远离阴险。
20.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家庭和睦,即使吃不上饭,也有快乐。
——强调家庭和谐胜过物质富足。
21.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国家赋税早早缴纳完毕,即使口袋空空,也能感到快乐。
——强调诚信与责任感。
22.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读书是为了成为圣贤之人,做官要心系国家。
——强调理想与责任。
23.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安守本分,安心接受命运,顺应时势。
——提倡知足常乐,顺其自然。
24.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以上这些,就差不多接近君子之道了。
——总结全文,提出理想人格标准。
三、结语
《朱子治家格言》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朴实,蕴含着丰富的儒家伦理思想和人生智慧。它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指南,更是一部修身养性的经典。在当今社会,重读这部作品,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发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