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炊事员晨检制度】为保障幼儿园师生的饮食安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确保食堂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规范日常操作流程,特制定本《幼儿园炊事员晨检制度》。该制度旨在通过每日例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隐患,营造一个安全、卫生、健康的饮食环境。
一、晨检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幼儿园食堂工作的炊事人员,包括厨师、帮厨、洗碗工等直接参与食品加工与供应的工作人员。
二、晨检时间
每日早上上班前,由食堂负责人或指定管理人员进行晨检,确保每位炊事员在上岗前均完成健康检查。
三、晨检内容
1. 体温检测:使用体温计测量每位炊事员的体温,正常范围为36℃~37.5℃,如超过37.5℃,需立即暂停工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健康状况询问:了解炊事员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如有异常情况,应暂停工作并及时就医。
3. 个人卫生检查:查看是否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手部是否清洁,指甲是否修剪整齐,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4. 健康证查验:确认炊事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确保其具备从事餐饮工作的资格。
四、晨检记录
每次晨检后,由负责人填写《晨检登记表》,详细记录每位炊事员的姓名、检查时间、体温、健康状况及备注信息,做到有据可查,便于追溯管理。
五、异常处理
若发现炊事员存在身体不适或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安排其进行进一步的医疗检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或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六、培训与宣传
定期组织炊事员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和传染病防控常识,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晨检制度的有效执行。
七、监督与考核
幼儿园后勤管理部门将定期对晨检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未按规定执行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通过严格执行《幼儿园炊事员晨检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食堂的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幼儿的饮食安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心、放心的用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