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远方散文】人生如旅,行至中途,才渐渐明白,所谓“家”,并非一个固定的坐标,而是一种心境的归属。有人把家安在故乡的屋檐下,有人将家寄托于异乡的灯火中。而我,却常常觉得,家,其实是在远方。
小时候,总以为家是那座老房子,是母亲做的饭菜,是父亲的背影。那时的“远方”是学校、是城市、是父母口中遥远的地方。长大后,离开家乡,走进陌生的城市,才发现,原来“家”并不只是那个地方,而是内心深处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牵绊。
在异乡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走在街头,看着车水马龙,听着嘈杂的人声,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那种孤独,并不是因为没有朋友,而是因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是那份熟悉的气息,或许是那一份无需言语的默契。于是,我开始思考:如果“家”不是一个地方,那它到底是什么?
后来,我在书里读到一句话:“真正的家,是心灵的归宿。”这句话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原来,家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内心的安定与温暖。它可以是某个瞬间的感动,可以是一段回忆的温度,也可以是某种精神的寄托。
在远方的日子里,我学会了独立,也学会了珍惜。每一次的漂泊,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的思念,都是一次对过去的回望。我开始明白,家不在远方,也不在眼前,而在心里。只要心中有爱,有牵挂,有希望,哪怕身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人说,走得越远,越容易迷失自己。可我觉得,走得越远,反而越能看清自己。在异乡的风霜雨雪中,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也慢慢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归属。
如今,我依然常常想起故乡的山川、故人的笑容,但我不再执着于回到原点。因为我明白,家,不只是起点,更是终点,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安的地方。
所以,我愿把“家”放在远方,让灵魂在漂泊中找到归宿,在行走中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