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原文及译文】《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著名的长篇抒情诗。全诗共370多句,2400余字,情感激昂,辞藻华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黑暗的强烈不满。
一、《离骚》原文(节选)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汨汝汨余以流逝兮,时亦不我与。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固前圣之所厚。
> 愿岁并谢而日忘兮,聊逍遥以相羊。
>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莫余之妨。
> 谬众人之好恶兮,吾独好修以为常。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二、《离骚》译文(节选)
>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 在摄提星照耀的孟春之月,我生于庚寅这一天。
> 父亲观察我的生辰,为我取名为“正则”,字为“灵均”。
> 我天生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具备卓越的才能。
> 我披着江边的香草,佩戴秋天的兰花。
> 我的心如流水般奔腾不息,时间也似乎不与我同行。
> 清晨我饮下木兰树上的露水,傍晚我咀嚼秋菊的花瓣。
> 如果我的心志坚定而美好,那么这正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 我愿岁月一同消逝,但心中却依然自由自在。
> 在年华尚早之时,我不怕任何阻碍。
> 世人皆喜恶不同,唯独我喜爱修养自身,以此为常。
> 即使身体被分解,我也不会改变初衷,难道我的心会因此受到惩罚吗?
三、《离骚》的艺术特色
1. 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离骚》充满了神话传说和想象,如“乘骐骥以驰骋”、“朝发轫于苍梧”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 象征手法运用广泛
诗中常用自然景物象征品德与理想,如“兰”、“芷”、“木兰”等,寓意高洁。
3. 情感真挚动人
全诗情感激烈,既有对理想的坚持,也有对现实的失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4. 语言华丽典雅
屈原在诗中大量使用对仗、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
四、结语
《离骚》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位爱国诗人的精神写照。它承载着屈原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千百年来,《离骚》一直激励着无数文人志士,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你对《离骚》的全文感兴趣,建议参考权威版本,如中华书局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楚辞》全本,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的内涵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