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什么意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意思是:虽然眼睛看着,但没有看到;虽然耳朵听着,但没有听到。用来形容人思想不集中,或者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一个人缺乏专注力或对某些事情态度冷漠,甚至故意忽略事实的存在。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出处 | 《礼记·大学》 |
拼音 | shì ér bù jiàn tīng ér bù wén |
释义 | 看了却像没看见,听了却像没听见,形容注意力不集中或故意忽视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心不在焉、视若无睹、充耳不闻 |
反义词 | 目不转睛、洗耳恭听、专心致志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学习中 | 学生上课时目光游离,老师讲的内容一句也没听进去,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工作中 | 员工对领导的指示置若罔闻,工作进展缓慢,也属于这种情况。 |
日常生活 | 家人多次提醒,但他总是“听而不闻”,导致误会或矛盾。 |
三、延伸理解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感官失灵,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人在面对信息时的逃避、麻木或刻意忽略。这种状态可能源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甚至是出于某种心理防御机制。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比如刷手机时明明看到了很多信息,却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开会时虽然坐在那里,却完全没听进一句话。
四、总结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现象。它提醒我们,要提高专注力,增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避免因疏忽而错失重要信息或机会。同时,也要学会辨别哪些信息是值得关注的,哪些是可以适当忽略的。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欢迎继续交流。
以上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