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泰者,吴郡富春人也。少师事乐安任昉,性情高洁,不慕荣利。尝有书生寄宿其家,遗金一箧于泰,泰不受。书生再三致意,坚辞不受。后书生去,泰乃检视箧中,见有纸笺一张,上书:“此金非他物,乃君之志节耳。”泰感而叹曰:“人以金试我,我岂能因金而失节乎?”
译文:
孙泰是吴郡富春县的人,年轻时拜乐安的任昉为师,性格高洁,不追求荣华富贵。曾经有一个书生在他家借宿,留下一箱金子给孙泰,孙泰没有接受。书生多次坚持,孙泰仍然坚决推辞。后来书生离开后,孙泰打开箱子查看,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些金子并非其他东西,而是对你品行节操的一种考验罢了。”孙泰看了之后深受感动,感叹道:“别人用金钱来试探我的意志,我怎么能因为金钱而失去自己的气节呢?”
注释:
1. 吴郡:古代地名,今江苏一带。
2. 乐安任昉:乐安是地名,任昉是当时有名的人物。
3. 书生:指读书人,这里指那位留金的客人。
4. 箧:箱子。
5. 致意:表达心意。
道理:
本文通过讲述孙泰拒绝他人馈赠金子的故事,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这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同时,这也说明了品格的重要性,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孙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诱惑,都应坚守初心,不为外物所动,始终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正直。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古代,同样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